【求学记】葛寄童: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2024-11-21 10:14:46作者:向建桦 审稿:周海波 来源:法学院 点击数:
人物简介:葛寄童,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1级本科生,连续三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位于同年级同专业第一,推免综合成绩排名全院第一。曾任法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现任班级学委,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级“优秀学生标兵提名奖”(2次)、校级“优秀学生”、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曾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公益项目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完成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1项,主研完成校级科研兴趣计划1项。现已推免至复旦大学A+学科。
探寻心之所向,坚定向前耕耘
2021年,生于黄河之北的她跨越2000公里,来到风景如画的雅安。从迈入川农门、成为川农人的那一刻起,她便开始深思:在接下来的四年大学生涯中,应该如何度过?当时的她,对这个问题尚无清晰的答案,但她明白,她需要去广泛探索大学生活的各种可能,寻找那个能激起她兴趣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领域。在大一学年,她积极投身于校、院、班级的各项活动,全心全意地体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自然而然地,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深耕专业学习、奉献学生工作、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攀登的同时也享受生活美好。
深耕专业学习,搭建追梦云梯
大一上学期,专业第二的必修成绩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与潜力,她更加努力认真,将书本知识多次拆解、归类,经过数十次甚至百次的背诵直至滚瓜烂熟。到了大二下学期,面对繁重的专业课程,她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每天平均12小时的学习时间已经变得习以为常。在大二学年,她的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提高2.43分,位居同专业第一。
同时,她持续投身于专业实践和科研竞赛,积极寻求锻炼机会。她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组队参与“金拇指”、“鹏青杯”等公益项目创新设计大赛,将公益理念转化为实际项目,并通过路演赢得了基金会的支持,将公益服务落地社区;她主动向导师毛遂自荐,勇敢参与985高校科研团队考核;她曾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在调研过程中,崎岖的山路、难以理解的方言和恶劣的天气条件让团队成员倍感压力,但她们愈挫愈勇,她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努力寻找合适的投稿途径,不厌其烦地往返新区与老区推进项目。最终,在今年9月,项目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评审。
奉献学生工作,践行助人精神
从一名部门干事到负责人再到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她将平凡的忙碌当做前进的勋章。多少个和同事并肩作战的白天夜晚,材料、汇报、会议、活动……在那些时刻,她仿佛拥有着源源不断的精力,原来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真的可抵万难。在学院任职期间,学院连续两年获评五四红旗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特别是在2023年以三校区分数第一获评先进单位后,作为全校唯一一个学院又荣获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组织并首次获评了2024年雅安市五四红旗团委,能在其中贡献一份力量是她的责任,更是她的骄傲。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她深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能在这些成就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既是她的职责所在,也是她深感自豪的荣誉。她始终坚信,每一份付出都将转化为学院发展的动力,而她也将继续以严谨、稳重、理性的态度,为学院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需全力以赴,坚信皆有定数
在今年的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中,夏令营的成绩并未达到预期,她也曾感到怀疑和焦虑。然而,她选择坚持并相信自己,最终获得了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她决定加入复旦大学的A+学科继续深造,期望能在社会工作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回顾过去三年,她曾多次自问:“努力真的会有结果吗?”现在,她会自信地回答:无需为过去的路途感到遗憾,因为每一个披星戴月的夜晚都铸就了今天的自己;也无需为未来的道路感到焦虑,因为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是最好的选择。
鲁迅先生曾说,“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葛寄童表示,感谢川农大这片培育我们成长的沃土。川农学子怀着理想在川农大扎根而下,终会开出最美的花,共同装点花团锦簇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