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淬炼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2020-09-28 17:23:11作者:动物医学院 来源:动物医学院 点击数:
百余年岁月流转,历代动医人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一所365体育投注的发展、成长与壮大。百余年春秋轮替,历代动医人积淀、传承、升华、丰富了这镌刻一生、深入骨髓的大学精神。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365体育投注总结凝练“365体育投注”之后,动医人更是立足发展实际,勇担时代使命,以“365体育投注”铸魂,爱国敬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业绩,历经淬炼的动医人在2018年获批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彰显时代底色
“爱国敬业”是“365体育投注”的核心内容之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一代代川农人把拳拳爱国之志、切切报国之情化作忠诚教育、热爱365体育投注的实际行动。
如在海外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的兽医学陈之长、夏定友教授;恢复高考后动医培养的第一批学子文心田、汪开毓教授等一辈辈川农人一样,动医人驰而不息,将热爱祖国的远大志向演化为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真情和忠于事业、拼搏进取的实际行动。
每年新生大会,院长程安春教授给新生上的开学第一课,内容一定是厚植家国情怀和“365体育投注”,这是培养学子使命担当又充满感染力的精彩一课。“保护人类与动物健康”“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兴中华之农事”……从中国兽医成功防治非洲埃博拉病毒,到非洲猪瘟防控中的兽医担当,从微观的前沿科学探索到宏观的疾病诊断防控……每位教职工都在学生的心田种下胸怀祖国、强农兴农、为民谋利的理想信念种子。
而对于学院的新生来说,他们入学教育的一堂“必修课”必定是参观学院标本馆。在这里,老师和学长们会骄傲地告诉他们,这个200多平米的微型展馆,是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中收藏动物医学类标本最多的地方之一,珍藏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几代川农动医人精心制作和传承的动物医学类标本四千余件,很多标本所代表的物种是由学院专家老师发现并命名的,这是动医人独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传承。这些精神品质和物质成果,以及彰显出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转化成新的动力,影响着一代代川农动医人。
人是一切干事创业的核心。学院领导班子深知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的深远意义。动医学院党委对标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新时代高教40条”,铸牢教育信仰、培育教育情操、增强教育规范,连年不断修订和完善《动物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党支部建设考核及奖励办法》《系级负责人选拔任用和管理工作办法》《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等20余项制度文件,通过针对性、规范性和引导性措施的制定和良性运转机制的确立,结合近百场教师专题调研讨论和学习会,党日活动、党支部书记述职交流会等,点面结合,引导学院教师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从遵守规范到自觉提升的过程性转变,努力做到思想与行为相一致,确保师德师风和教师队伍建设落地落实。
学院坚持开展各类教师队伍的专项实践行动,开展寻访“动医人奋斗故事”主题活动,通过青年教师和学生携手寻访老中青动医人代表的奋斗事迹,撰写编辑“动医奋斗史话”,借助生动的图文,讲述学院优秀教师专家的师德师风与铸就、传承、弘扬和实践“365体育投注”的故事,激励青年动医人在传承、弘扬“365体育投注”的实践中不断奉献有为;开展“师德先锋”年度评选,通过榜样力量,树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动人形象,营造比学赶超的师德师风氛围;通过“老”教师带“新”教师结对成长体系,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用前辈的言传身教向青年后辈诠释践行“365体育投注”和强农兴农的要义。
开放包容、团结奋进,凸显品格骨架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可以气吞山河!”“团队协作能够带来1+1大于2,甚至比2大得多的效应”,这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学院院长程安春教授对团队效能认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即使投入一块湿毛巾进去,也会燃烧起来”,这是程安春常常提及的“旺炉”理念。
为充实各科研团队力量,学院不拘一格进人才。近几年,先后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人才20多人。陈舜博士放弃电子科技大学的编制工作,回到365体育投注,目前已成长为年轻的80后女教授,首届“四川新青年”,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1.127,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20。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引进的刘马峰博士,将巴斯德研究所崇尚学术的科学态度和实干精神带入了所在团队,为学院建立起与巴斯德研究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挪威奥斯陆大学毕业的邹元锋博士,将药用植物方面所学之长与一流的世界碳水化合物研究理念带进团队,积极开展新兽药创制,已发表5篇top期刊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1。从四川大学引进的黄超博士,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科团队研教学有机结合,一心扎根糖尿病、老年痴呆等试验动物模型的研究中,他在课堂上演绎“骨骼微笑”被人民网报道,参与打造的在线课程被北大引用。
开拓奋进是团队发展的永恒主题。上世纪80年代,预防兽医系郭万柱教授,年逾不惑,仍克服重重困难出国深造,学成回校后潜心奋斗数十载,独创国家第一例动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获学院首个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程安春教授,从500元的科研经费起家,克服缺少硬件软件种种艰苦条件,用纸箱蜡烛自制操作台、与企业合作拉经费,不懈奋斗近二十载,首创国际上第一个成功研制并广泛应用于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突破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研发的技术瓶颈,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这些新药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相关养殖行业的风险和成本,增加了收入,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先后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
在学院大家庭的“旺炉”里,通过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照顾弱小、守牢底线的制度设计,让“有形之手”兜底;又充分让有序供需、良性竞争、文化浸润等“无形之手”释放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了有效配置资源,收获最大发展效益,形成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开放合作,相互欣赏的良好氛围,也为想干事在干事的青年教师最大程度构建与集体共创共建共享、向上向好向前的人才成长机制。
服务社会、使命担当,勾勒精神线条
动医人始终把教书育人、服务三农、造福社会作为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敬业乐群、敢为人先,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在服务三农、造福社会的主战场,动医专家立足社会需求,答卷令人瞩目。国家新兽药“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等10余项成果在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成功转化,用于我国动物养殖业的疾病预防超过100亿头(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在四川“5.12汶川”、“4.20芦山”大地震的余震不断情况下,百余名师生深入震中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科普宣传等工作,为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积极贡献。
非洲猪瘟疫情自2018年首次在我国确诊以来,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所有生猪养殖大省,对生猪产业造成巨大损失,造成巨大影响。动检系徐志文教授、王印教授,预防兽医系黄小波教授等积极参加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措施。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100余场,培训人数10000余人次;积极参与四川省地方猪种种质资源和规模猪场种猪资源保护,根据“一场一策”原则,为每个场量身定制防控技术规范实现疫病有效防控,种猪保护率在95%以上;参与疫病防控指导和非瘟防控技术规范制定,向农业农村厅编制上报 7 个技术规范文件,4 个技术操作指南,为复养提供科学防控措施;承担了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省农业农村厅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非洲猪瘟形势下四川省生猪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为抗击非洲猪瘟疫情发挥积极作用。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一批动医人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动物寄生虫病专家杨光友教授从2010年开始为攀枝花市开展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指导,先后对该市40余家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农户进行疾病防控技术的指导,其研究成果在攀枝花市养羊业推广应用后新增纯收益1015.07万元,获攀枝花市科技合作奖;临床系左之才教授仅2019年就深入贫困地区为1600余人次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养殖大户及农民培训肉牛疾病防控技术;马晓平副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参加2020年科技扶贫万里行-肉牛产业技术服务团,赴基层开展工作30天;舒刚副教授担任巴中恩阳区、雷波县科技局科技特派员,连续7年作为指导老师带领“情系三农”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到省内乡村扶贫一线,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普讲座、爱心支教等各类扶贫志愿服务活动130余场,团队获得2019年“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曹三杰教授、贾仁勇教授等9名教师分别任国务院学科(兽医)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专家、学会理事长及(副/常务副/名誉)理事长;70余人次先后担任省/市科技特派员、科技副区/县长/副局长、扶贫专家等;建设6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40个教学实习基地,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实干、潜心育人,成就斑斓色彩
学院紧跟新农科、新医科建设发展方向,结合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需要,在践行、传承“365体育投注”的生动实践中续写着精彩的治学育人篇章。
在传道授业、潜心育人的第一课堂,学者教授立足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临床系的邓俊良教授治学严谨,为给课程组准备教学资源,他会连续熬夜一个月,每天至少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为了让课堂更生动形象,他会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甚至眼神,“真实还原”动物生病时的状态。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学生好评。2015年,365体育投注开始设立本科教学质量奖以来,学院连续5年每年都有教师获评“本科教学质量特等奖”,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主持国家重大专项的女专家汪铭书教授低调务实、甘为人梯,在她实验室的墙上有这样几行字——“当你开始找自己的原因时,成功才开始靠近”。学院曾希望撰稿宣传汪老师的典型事迹,但她总非常谦逊地说自己没什么可报道的,仅是每一天都坚持早到实验室,晚离开,没什么特别。她就是这样默默的,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科研、教书育人,培养博士硕士100余名,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其实,正是这样的认真敬业,对科研的热爱和全情投入,铸就了平凡中的伟大,成为学院师生尊敬和学习的榜样。她的学生吴英、杨乔等深受感染,毕业后留校工作,秉承老师风范,用默默的拼搏继续创造业绩。
学院持续实施“动医之星圆梦工程”计划,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化成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三元协同、主导融合”教育教学理念,把专业课作为传道的前沿阵地,将育人贯穿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教学、科研指导、管理服务实现价值观引领,丰富了育人主体,升级了育人范式,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创新国际化办学理念,强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止于吸引国外境外学生,更注重通过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会议,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担任职务。打造教学医院等实训基地,建设GCP/GLP平台,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助力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和育人内涵。校外,深化院企合作,打造30多个各具特色,又符合对接行业前沿、时代需要、学生成长需求的企业班、企业实训基地、产学研双创平台,有效增强了学生核心竞争力,以及学院发展驱动力和社会影响力。
学院持续创新实施党建旗帜引领计划、筑梦行动学风计划、优秀学生企业见习计划、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职业生涯导航计划,结合“动医之星”优秀个人评选示范,从思想引领、学习内核、行业专业认知、双创意识培养和自我成长规划等多途径助学生成长成才。创新实施“我为核心观代言特色团支部”和“星级团支部”创建计划,打造齐头并进又个性建设的优秀集体,实施计划来,先后21个班团集体获学院立项和经费资助,其中15个获校级表彰。教工党支部与知名企业党支部联合开展党日活动,促进党组织建设路径拓展,深化产学研协作,培育优质校外育人平台。
学院在瞄准科学前沿和社会发展方向引领学生“顶天”的同时,又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培养学生“立地”,在求实创新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兽医人才。近5年,学院学生获全国相关专业技能竞赛特等奖2次、一等奖3次;获“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大赛国家、省级奖41项次。1人获评首届四川新青年、1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1人入选中美联合培养执业兽医博士(西南区第一人)。创业学生何刚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1扶贫志愿项目入选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365体育投注首次,全省高校第二次)、6个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获省级表彰。学院学风综合评价连续三年居全校第一,第二课堂平均分连续两年全校第一,连续四次获365体育投注双创赛团体总分第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365体育投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在“365体育投注”的濡染下,新一代动医人将赓续传承,化育英才,躬身前行,为新时代的川农大奋进蓝图描绘出绚丽的动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