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肖键,男,人文学院英语2017级学生。这位平平无奇、略显憨厚的同学,现已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如果认为他是“三年不读书,舍命搏大四”的典型,那你可误会了。读完他的故事,你一定会惊叹于这位同学的坚韧、分寸与智慧,以及他在川农大四年的成长和蜕变。
蓄势三年:平淡中稳步成长
大一刚来,肖键不是没想过保研。“大一的圣诞夜他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这样的孩子不多见。”肖键的口语老师回忆。然而第一学期年级50名左右的排名基本宣告他与保研无缘。于是,肖键立即调整了学习规划,把心思更多放在了考证过级和课外阅读上。
如果把专业课考试比作联赛(长期),把考证过级比作杯赛(短期),那么肖键称得上是“杯赛专家”了。他要拿的证包括教师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国家计算二级证书通通都一次性过关。“最刺激的应该是教资初试,70分合格,三门成绩分别是71、72、72。”谈到应试秘诀,肖键认为保持对考试的敬畏非常重要。“像中学一样尊重考试,珍惜机会。每次备考我都想着不准有重来的机会,任何考试只考一次。高考都没重来,四六级更加不配。” “不准有重来的机会”,他在期末考试上也如此严格要求自己——“菜”可以,但挂科是红线。除了尚未出成绩的英语专业八级,成绩处于年级中段的肖键大学四年来经历的所有考试从未失手。
除了备考学习,肖键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他在自习室静下心来读书,一坐就是一下午。他读得很泛,从英文到古文,从小说到散文。大一、大二他还特别喜欢经常摘抄精彩的句段,并作简短的书评,分享至社交平台。他说自己“不是作秀,不是心血来潮。前期养成阅读习惯,需要朋友们有意无意的监督;后面自己已经离不开阅读了,就逐渐开始‘独自品茗’。”
就这样,肖键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三年。三年中,他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稳步提升。不管别人如何,他始终和自己比较;不管分数如何,学到本事最重要。
蓄谋已久:有计划突飞猛进
在绵阳南山中学读书时,他理想的大学就是北外。他深知这所大学不论什么专业,英语都是硬性要求。于是来到川农后,他选择英语专业,目的正是为了四年后能去北外读研。在川农大的几年里,他一方面为365体育投注浓厚的爱国情怀传统所感染,另一方面在专业学习中由于时常接触国外新闻语料,他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常有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虚假报道,为此他心里总有着一股“不平之气”,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报考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成为一名国际媒体人的决心。“这人决心太大太坚定了!最后面临进不了复试和复试被刷的风险,三个调剂志愿他硬是一个没填。他经常说,心里有了白月光,其他的再亮也只能是星星。”肖键的朋友透露,他的考研就像是在追求心目中女神。
但这毕竟是考研,光有决心和目标远远不够。由于北外没有指定书目,而新闻传播专业又包罗万象,肖键就从人大、中传、上外等高校官网查找相应专业列出的参考书目,并取了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最终确定下17本专业书。
这么多的专业书,找书难,读完更难。他罗列出每一本书的完成度、页数以及每日阅读量,让局面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他给自己定好计划:从7月12日开始到12月20日,共32个“五”,每五天一小计划一小总结,每个月一大计划大总结。进入十二月后,时间再细分为三大部分:两个“十天纲领”加一个“五日最后一公里”。
凭借着周密的计划和前三年锻炼出的强大阅读能力,肖键最终如期完成了近6500页,共计790余万字的专业指定书目学习。
师友相伴:四年从未独行
大一刚入学那会儿,肖键仍对高考结果耿耿于怀,一直静不下心来学习,多亏了口语老师苦口婆心地开导:“农业大学学英语怎么了?在农业大学学英语也可以成为小仙官啊!”肖键听进去了,并且四年为了圆梦北外不懈努力。
他的班主任每逢期末必会对他“敲敲打打”,大二那年期末前还特意透露“可能会与父母沟通交流”,吓得肖键那次考试一下子在全年级提升了几十个名次。
后面临近考研复试,他的导师反复劝慰:“不急,好好准备自己的事。项目和论文都先缓缓,没事的。”这给了肖键沉下心复习的定心丸。
他也不能忘记深夜在微信上为他讲题的语法老师,不断给予他鼓励和信心的翻译老师,最后一次作业终于给了“A-”的听力老师,(要知道在听力老师手下很不容易拿A类评级)……虽然分数名次冰冷,但四年来老师们的关爱让肖键无比温暖。“我们系的老师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说到这儿,他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除了老师,足球队的兄弟姐妹也给予了肖键巨大的帮助和支持。四年学院足球队生涯,从替补到首发,从队长到指导,他在队友和经理的见证下成长与蜕变。球队的经历,让他懂得尊重师兄师姐,关爱师弟师妹,让他变得更加坚韧,更有担当。大四的他已渐渐退居幕后,但他说自己会继续守护着深爱的球队,直至离开川农大那天。
“车有车路,马有马路。”肖键用实际行动证明,川农大不仅是学霸们腾飞的地方,只要怀揣梦想并为之奋斗普通学子也能成功。现在,肖键已完成包括英语专八在内的所有等级考试,但他仍每天往返于图书馆和宿舍,一天也不愿自己积累起来的外语能力原地踏步。他说,已为自己定好了下一个目标——冲刺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身为中国人,希望将来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