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一路执着
2012-12-17 14:24:47作者:周书玉 杨雯 来源:林学院 宣传部 点击数:
今年,她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的专利“一种用于核果类水果的可食性复合涂膜保鲜剂”成功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作为食品学院年轻的博导、“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四川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这已是秦文教授今年带领团队获得的第三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此前她的“一种绿叶蔬菜复合保鲜剂及其配套保鲜方法”、“一种抑制鲜切果蔬和鲜榨果汁褐变的保鲜方法”两项专利也成功获得授权。这些授权的获得让365体育投注食品研究实现了专利项零的突破。
执着于科研
一年收获三项发明专利,秦文笑说:“其实只是碰巧了集中在了一起。”
其实早在2006年,她带着团队就对专利这个方向进行了探索。故事萌芽在秦文还在中国农大读博士后期间,那时她发现大家经常把在实验室搞研究的结果申请为专利,但专利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和特性她并不太了解。慢慢接触这种受国家保护的知识产权后,她开始了解“专利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又可以占据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空间,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是特别具有针对性的一个点,且比较深入”。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实践的种子便从此埋下。
2006年秦文回校继续任教,她开始积极投身于专利研究申请工作中。但第一次由于经验不足,在实审结果未出来之前将相应内容发表了文章,虽然完全有获专利的资格,但第一个专利还是白白流产了。科研路上取得任何成果背后都凝聚了无数心血,但秦文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带着学生继续埋头实验。“一次不行,只要不断努力,还会有更多专利”。
研究路上难题很多,完成“表面膜”便是其中之一。这个膜正是整套保鲜方法的关键所在,果蔬减少碰伤、水分蒸发,还有微生物侵害等全靠它。不仅要让这个膜成型,还要让它达到各项需要的指标,这就要在实验中一次次进行配方调适。可别小瞧这项调适工作,它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光是为了这层膜,秦文他们就用了大半年时间。在反复复调试中,有时为了观察实验结果细微的变化,团队成员有过多少轮番守候的通宵他们自己都数不清。
因为程序问题,提交的申请材料修改完善近10次。学生们都想放弃了,但是秦文还坚持着。“没事,我们继续慢慢做嘛。”曾参与实验的研究生刘书香回忆,当时是秦老师的坦然和鼓励让大家坚持了下去。
“我们当时很积极,做完一个阶段的工作马上就回执给专利局,随即又投入到下一个环节,不断加速。”种种困难没有击退秦文,随着对申请流程越来越熟悉,她反而干劲更足。
执着于选择
1988年秦文刚分配到365体育投注时,系主任廖家棠让她自己选择做动物性食品还是做植物性食品,因为从小就怕动物,所以她选择了水果蔬菜贮藏加工的研究领域,从此她便开始了在这条路上的不懈前行。
当时,农产品加工和贮藏两个方向研究的人大概各占百分之五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的高额利润迫使很多人慢慢转向了加工方向,还在坚持贮藏研究的人越来越少,留下的不到百分之二十。秦文便是不为利益所动坚持下来的人之一,她没有改变,因为她始终认为,就像果蔬保鲜一样,“事物的原始状态才是最好的,其实要保持它的本质才是最难的。”
慢慢地,她的坚持得到了回报。她所承担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她参与编写教材近二十本,其中主编教材十余本,同时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有24篇。
“这是我在1988年就做出的选择,这是工作。”秦文说:“我们搞研究就是要有意义,要迎难而上,做出一些东西。”目前国家食品保鲜水平总体不强,贮藏水平比较低,农户、运输等环节损失可达20%-30%,可在发达国家依靠科技力量可将之降至5%。“要赶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现在我们的目标是2030年后将损失降低至15%。”
一本本书籍的出版,一个个主持成果的鉴定,一项项专利的授权,没有让她停下步伐。现在她还在努力,“浆果、核果、绿叶蔬菜这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一些关于水果保鲜的专利方法已经授权,关于更多果蔬保鲜方面的专利正在慢慢萌芽。“我们还在继续,继续研究,希望完成这一个整体,希望不同种类的代表性的果实都能够得到一种保护,将这个整体推进,我们会继续努力。”